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蔡維哲認為,台灣綠色金融科技迫切需要政府有更多的跨部會合作,及挹注更多的資源和人力來投入。(記者劉彥辰攝)
(蔡維哲為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教授,台大財務金融博士)
綠色金融科技的重要性 各國推行的進展
歐元集團主席杜諾荷(Paschal Donohoe)今年5月在第二屆都柏林氣候高峰會的演講有特別提到,就是現在全球的ESG市場快速發展,監理框架也需要不斷地創新,需要致力於尋找數據和金融科技解決方案,來對投資人和金融機構提供一致性且高品質的資料。
在演講的同時,他也特別提到說,其實歐元區的愛爾蘭也在永續金融路線圖的框架之下,非常積極在發展永續金融科技戰略,在過往非常積極發展金融科技還有開放銀行的這些國家,也紛紛應用到綠色永續上,像是瑞士聯邦國際金融局(SIF),他們就啟動綠色金融科技網絡,同時也和數位國際金融聯盟(GDFA)合作,推出世界上第一個綠色金融科技分類法。
那在英國方面,英國則是透過數位沙盒來促進ESG數據和揭露方面的創新,同時也兩次主辦全球綠色金融科技挑戰賽,那在新加坡方面,新加坡則是透過推行綠色金融行動計劃,這個計畫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,也是要透過金融科技來建立永續金融的基礎,同時他們也建立了綠色金融生態系統技術平台,希望能夠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之間可信賴的ESG數據流動,同時他們也跟丹麥建立了多項永續金融科技合作協議。
綠色金融科技的潛力發展領域
根據PwC的報告,從2020下半年到2021上半年這段期間,全球對氣候科技的投資金額就高達875億美元,同時也已經孵育出78家獨角獸公司,另外德國3大銀行之一的德國商業銀行,也在今年蒐集歐美292家氣候金融科技新創公司出具報告,報告中首先點出全球對氣候金融科技新創在2021年的投資金額就達到12億美元,這個金額是過去十年加總的3倍,其次是這個報告也清楚點出,9個值得持續深入發展的氣候金融科技領域,包括碳抵消、碳會計,還有影響力投資、ESG報告、氣候風險管理,還有永續銀行業務、供應鏈分析,還有在影響力融資和碳信用交易等等,顯然台灣在這些面向上還有很大的空間。
綠色金融科技的概念
簡單舉例來講,單單要有一致性的標準,在不同時間或不同情境之下,來完整地計算範疇一二三的碳排放數據,可能都比想像中還來的複雜,原因是因為這些牽涉原料供應、產品製造、物件配送,以及成品銷售這些不同的環節,碳排放數據的計算在這些過程中,都會非常需要仰賴數據建模或人工智慧的幫忙,換言之,要建立完整淨零生態系,讓國內國外金融機構投融資發揮最大作用,也都非常需要金融科技中的人工智慧、大數據分析、區塊鏈、智能合約、網路安全,還有開放銀行,或者是跟物聯網等相關的這些技術,來對淨零轉型過程中提供各種創新解決方案,那可標準化、可信賴、可衡量、細緻即時、透明完整,這些特性都能夠幫助實際上實踐凈零轉型,能夠提供很大的助力,特別是台灣中小企業一向在國際供應鏈上扮演重要的角色,如果我們做好綠色金融科技基礎工程,可能幫助我們企業化被動為主動,創新商業模式,讓他們能夠參與國際零碳生態鏈。
台灣綠色金融科技的展望
台灣民眾其實對於ESG議題是有關注且瞭解的,我們和投信投顧公會在今年初發布的研究調查就顯示,有高達78%受訪者,其實是自己認定自己對ESG議題是有一定程度的了解,換言之,社會對於氣候變遷或者淨零轉型這些議題,應該是有一定程度的認知,然而淨零轉型其實是需要和時間賽跑,綠色金融科技是我們淨零轉型乃至接軌國際標準的重要基礎工程,迫切需要政府有更多的跨部會合作,及挹注更多的資源和人力來投入。
英國Z/Yen智庫在今年3月也剛發布一個最新的全球城市金融科技排名,台北排在第73,落後新加坡(13)、首爾(14)、東京(15)、釜山(23)、孟買(32)、新德里(39)、曼谷(51)、雅加達(63),那另外一份英國的Findexable報告,則是對全球國家做金融科技排名,台灣也被排到第35位,在此同時,跟我們同樣是大陸法系的南韓,南韓從2019年一直到今年3月為止,在金融創新類的監理沙盒案件已經累積有211件,這個件數遠遠超過我們監理沙盒加上業務試辦,再加上主題式監理沙盒的所有案件加總,因此非常迫切需要我們大家一起來集思廣益,創新思考如何在這個淨零轉型的過程中,透過綠色金融科技來鏈結金融和綠色永續產業,除了可以迎向淨零排放的轉型商機之外,也能藉此參與美日在印太區域關於氣候變遷、減碳、潔淨能源、數位貿易或供應鏈上的相關發展。
(攝影.整理/記者林浥樺.劉彥辰 策畫訪談/記者歐祥義)
一手掌握經濟脈動
點我訂閱自由財經Youtube頻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