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委會提醒,農委會提醒,馬鈴薯可分為粉質及蠟質馬鈴薯,其中粉質馬鈴薯澱粉含量高,而蠟質馬鈴薯澱粉含量低,且因所含澱粉比例不同,因此烹調方式以及口感吃起來也有所不同;圖為情境照。(圖取自freepik)
〔健康頻道/綜合報導〕馬鈴薯不管是直接烹煮,或是加工都是相當熱門的食材,農委會提醒,馬鈴薯可分為粉質及蠟質馬鈴薯,其中粉質馬鈴薯澱粉含量高,而蠟質馬鈴薯澱粉含量低,且因所含澱粉比例不同,因此烹調方式以及口感吃起來也有所不同。
行政院農委會在臉書發文指出,馬鈴薯可分為粉質及蠟質,因所含澱粉的比例不一樣,他們各自有適合的烹調方式,口感吃起來也不同。另外,馬鈴薯除了有維生素B、C 之外,也有澱粉、蛋白質、鉀、磷、鐵、鎂、葉酸、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膳食纖維,而且馬鈴薯的脂肪含量只佔0.1%。
●粉質馬鈴薯:克尼伯品種是台灣產量最大,也是市面上最常見的品種,屬於粉質馬鈴薯。切開後它的表面會呈現放射狀紋路,且澱粉含量高、質地鬆軟。常用於增加湯品濃稠度,或是製成薯條、薯餅等。
●蠟質馬鈴薯:像是紫馬鈴薯、紅馬鈴薯是屬於蠟質馬鈴薯。切開後它的中間會有一圈紋路,且澱粉含量低、質地較紮實、口感Q彈有嚼勁。經過長時間燉煮也較不易散開。常用於燉湯、馬鈴薯燉肉、清炒。
農委會提醒,馬鈴薯要存放在通風避光的地方,若發現發芽千萬別吃,因為馬鈴薯發芽會產生有毒的龍葵鹼,加熱是無法去除毒性,因此建議整顆丟掉。